山东协和学院: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
山东协和学院: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7日 来源:本站
|
||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标志,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教学体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一条主线——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线更新教育理念,“克服五种思想、树立五个意识”。克服创新创业教育是副业思想,树立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口的意识;克服创新创业教育耽误学习的思想,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是最好学习的意识;克服把谋利放在创业第一位的思想,树立把增长才干作为第一位的意识;克服以创业成功作为衡量创业教育成败的思想,树立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意识;克服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树立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实践的意识。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具备创业勇气、创业思路和创业本领。 二、推进两个协同—-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 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必须推进两个协同,整合校内外资源,强化实践,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 校内协同。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校长兼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实施一把手工程;二级学院成立创业分院,二级学院院长是创新创业分院的院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新体制。实行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同级不同学,同学不同级,小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教学管理,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动手能力,为创业奠定基础。 校外协同。运用不等式思维,打破学校边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会化教育,凸显大课堂概念,协同育人,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活动,共同建设培养基地,共同进行评价考核。团结一切力量、凝聚一切智慧、挖掘一切潜力、激发一切活力、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性,构建校地、校校、校企、校所协同育人新机制。 三、坚持“三全”—-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 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创新创业教育。 全过程。在校期间,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一年级打基础、二年级重训练、三年级重竞赛、四年级重孵化。毕业离校后,对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一辈子”,对需要支持的毕业生,学校继续给予创业就业帮助指导。 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覆盖固定阵地、渗透移动课堂、占据虚拟空间。建立互联网辅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开展互联网教学、学习、实训、培训、孵化和互联网创业。 全要素。集聚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办学机制、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课程体系、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考评体系、优良的教学环境、完善的服务保障、浓厚的文化氛围等要素,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抓好四项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学分制改革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改革课程体系,精简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活动教学,丰富网络教学。一是理论体系。构建普适教育、专业教育、提升教育三个平台,形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应对实战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实践体系。构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交叉实践、校内创新实践、校外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实践“五层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夯实两个基础,打造N个平台,做到时间空间、实践内容、仪器设备“三开放”。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实验、实训、实习、实战一体化。改革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三协调”,强化诚信教育、挫折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合作精神教育等。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质疑重于聆听,理解高于记忆,反思高于理解,体验高于经验。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实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句号课堂变问号课堂,把单一灌输变成双向对话。由学会答变学会问,要培养能把老师问倒的学生和不怕学生问倒的老师。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学生老师同台唱戏,成为合作伙伴。既要有套餐,又要有自助餐,由老师做好饭喂学生,变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做饭自己吃。 考核评价改革。采取“一多二加三结合”方法,“一多”是多元考核,“二加”是增加过程考核权重、增加非标准答案考试比例,“三结合”是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知识和能力相结合、日常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破除高分低能的积弊。建立完善教师创新创业执教能力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成果等同于科研和教学成果。对二级学院开展“八评”:评宣讲成绩、评竞赛成绩、评教师业绩、评学生成绩、评国创项目数量、评孵化项目数量、评孵化项目成功率、评创业典型。 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允许学生选专业、调专业、跨专业、休学创业、提前毕业。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完善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均认定为创新创业学分。 五、落实五到位—-机构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场地到位、经费到位 机构到位。学校建立指导委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各二级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分院,创新创业指导分中心;构建立体式宣讲体系,组建师生宣讲团、专家宣讲团、企业家宣讲团、成功人士宣讲团。 制度到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系列配套制度,如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度、教师创新创业评价制度、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创新创业奖励制度等。 人员到位。管理层面,成立创新创业机构,配置专职人员。教师层面,成立导师库,构建由双师双能型教师、专家教授、小微企业老板、大型企业骨干、社会成功人士组成的宝塔型导师队伍。建立导师体系,实施“一二一”帮扶,对所有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实施校内老师校外导师二对一帮扶,对创业有成的学生实施一个团队帮扶。 场地到位。校内建立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专业实训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形成创新创业众创空间。校外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闲置办公及厂房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园。建立创新创业生态孵化系统,由育种区、育苗区、育果区组成。育种区,对准备开业的项目,实施开业前准备帮扶,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服务。育苗区,对即将开业的项目,实施开业指导帮扶,提供注册登记代办、财税融资等服务。育果区,对已经开业的项目,实施运营指导,提供资金支持、扩大规模、规范经营、拓展市场等服务。 资金到位。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扶持基金、创新创业奖学金,完善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帮助大学生解决创新创业经费难题。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国家牵动、政府推动、学校主动、领导发动、师生联动、企业随动,把握好奇心、天赋、兴趣、自信、想象力、洞察力、文化七个关键要素,通过三勤(嘴勤脑勤手勤)达到三育(育种育苗育果),通过三育实现三立(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立业成功),通过三立获得三个通行证(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创新创业证书),通过三个通行证达到四创(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从我找工作,到工作找我,到我创造工作。 联系人:李建
山东协和学院创新创业成果展厅
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一站式大厅
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获2015年“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
山东协和学院在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