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院长 秦河
教育厅网站:秦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又到竞争激烈的招生季,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招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职业院校应该如何找准定位迎接挑战?
秦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质量内涵式提升,已是必然选择。在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的引领下,“中国制造”需要持续发展,更需要朝着“中国创造”迈步转型,这其中,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不二法门。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面对招生相对弱势,职业院校只有打好“特色”“职业”“就业”这三张牌,才能扭转局面。
特色牌——大多数职业院校有着行业办学背景,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直接映射到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上。所以,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背景优势,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职业牌——人才的职业化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异曲有同工,术业有专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既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化人才,更要根据具体岗位要求培养专门型人才。
就业牌——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个人创造价值、满足需求、实现自我、获取尊重的根源。打好就业牌,职业院校既要依托行业办学优势,更要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品牌优势和职教特点,在校企合作中寻求发展和突破。
教育厅网站: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您认为这为职业院校带来了哪些机遇?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秦河: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出台的一系列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结构如何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变化而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思考和应对的课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发展是硬道理”,职业教育只有深化教育改革,走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集团化发展、制度创新和终身教育之路,才能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素质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和谐、可持续发展。
山东职业学院将结合铁路行业发展和轨道交通产业需求以及学院发展实际,在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以创建山东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为目标,抢抓机遇,不辜负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厚望。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的做好规划: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轴,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围绕铁路发展和轨道交通产业链,学院立足“铁”字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搭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四方共建的办学平台,创新了“四方四层多边”办学体制,组建了“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8个院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23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四层校企合作机构,完善了43项制度,形成了“四方联动、四层协同、多边合作”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规范了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我们将以产教融合为主轴,以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与行业企业联合,加快开发新职业技能标准,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和职业标准的衔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以上下衔接左右贯通为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通道。近年来,我院一直在努力探索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院率先开展了高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与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4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与学生数居省内首位。积极开展中职-高职衔接培养试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牵头威海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30余所中高职院校进行五年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率先开展高职-技师联合培养试点,与山东技师学院联合开展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2个专业人才培养试点,实现了高职-技师人才培养的有机融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贯通了专业人才培养道路,为培养宽基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既积累了丰富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又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迫切希望各项政策的出台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有序、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以创新并深化“四方四层多边”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为主导,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山东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具有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市场配置资源等要素领域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和管理体制。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为主线,以建设好校企合作典型项目为突破口,规范合作育人过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新动力。
以内涵质量发展为主线,增强职业教育生命力竞争力。《决定》和《规划》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和核心任务。为此,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育人,适应社会转型期对技能型人才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以高度的教育自觉推进复合育人,建立“主干专业+特色专业”的学习平台,培养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升级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以高度的创新自觉推进协同育人,建立健全“四方联动、四层协同、多边合作”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形成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山职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发展提供示范。
以“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为杠杆,撬动教育改革,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满意的教育。为此,我们要优化专业设置、招生考试、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加强学院章程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山东职业学院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典范。
教育厅网站: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已圆满结束,体现了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视与需求。山东职业学院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新版图中的示范坐标,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有什么独特经验?
秦河:这次大赛,我院派出4只队伍代表山东省参赛,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两个一等奖团队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参赛队不仅是首次参加国赛,更是在与全国78个参赛队的比拼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拔得头筹。另一支团队获得“注塑模具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项目”赛项一等奖,不仅是该项目继去年一等奖后的蝉联,而且如果按照专业大类计算,这次获奖也实现了学院制造专业类国赛一等奖“三冠王”。
作为高职教育全国性的技能比武平台,大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更是检验高职办学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近些年,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创新性地围绕“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创新创造发明为导向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引领的人文素质教育”三条线开展人才培养,形成了“分向定岗、产学对接、真岗实练”“以岗导学、工学交替”“产教对接、实岗历练”“课证岗对接、校企共育”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在拓展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进行专业必修教育的同时注重个性化培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树立了“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人才质量观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独立学习与团队协作、遵章守制与创新创造”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校企共同构建职业能力本位、适合个性发展的“两个平台+两个模块”课程体系,推行“项目导师制、教学做一体、学训赛相通”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通过项目教学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工作场景为中心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系统培养、专业核心能力重点强化和职业能力综合提升。
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技术技能传承,系统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优化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实践教学“学习工作化、环境职业化、作业标准化、管理企业化、运行开放化”建设原则,按照“校内实训强化职业元素,校外实习突出教学功能”的建设思路,校企共同建设管理实景化、数字化、集“人才培养、技能竞赛、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科技研发、产品生产”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内仿照企业生产环境,采用真实设备、真实工艺、真实任务,重点建设以学练结合为主的一体化教室、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一体化实训室、以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个性化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工作室。为强化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学院创新了实践教学管理,实施 “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三证书制度,突出了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厅网站:自全面启动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来,山东职业学院就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众多知名国企和著名企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请问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好处?
秦河:互利共赢是合作发展的主旋律,在学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加快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行业企业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既是引导者也是督促者。对于学生来讲,校企合作既可以收获眼前利益,又可以顾及长远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素质能力的养成与提升。校企合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其中的高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技能型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专业技术的认知、掌握和应用,以及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训练逐步成长为适合岗位要求的专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院的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实验实训环境的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而言,人才培养过程的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知明确岗位需求,掌握应用专业技术,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完善提升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合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二是良好的就业机遇和环境。培养满足企业岗位要求、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说前期的人才培养合作是孕育果实的过程,那么毕业时的招聘录用可以看作是摘果收获的季节。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丰产不代表丰收。鉴于此,我们的校企合作开启了订单式委托培养的新路子,提前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要求从大一入校的新生中选人、编班,并在三年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技术、企业岗位、企业文化等的培养教育。可以说,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遇和环境,尤其是订单培养更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是进步提升的空间和平台。校企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长远合作的前提是共识共进。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同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特别是技术骨干和精英的支撑。在与企业的互访交流中了解到,多年来学院为行业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在这其中有不少人经过几年锻炼,凭借坚毅刻苦的意志品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及勤奋好学的上进心成为了企业的中流砥柱。随着“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良好社会氛围的逐渐形成,真正的优秀人才能够在企业获取更大进步空间和提升机遇,这对学生来讲,无疑是展示自我、突破自我、实现圆梦的动力源泉。
教育厅网站:作为省教育厅唯一的直属院校,在“后骨干、后示范”时代,我们如何继续当好高职教育的“排头兵”?
秦河: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学院办学实力、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管理、社会服务水平均得到了全面提升,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站在骨干校的新起点上,将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倾力打造山职教育品牌,建成山东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全面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理念。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坚持教育的本质是关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提升办学育人水平,树立品牌意识,维护学院声誉,打响山职品牌。
做好职教集团的“纽带”。作为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组建单位,学院要做好集团的“纽带”,推进集团运行机制建设,强化组织管理,推动集团优势发展;进一步明确集团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围绕相关发展规划创造集团发展机会,提升集团活力;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为切入点,积极为企业服务,与企业良性互动,实现校企双赢。
强化“路地融通”专业特色。以铁路专业为核心,相关地方专业为支撑,实现专业群内专业方向、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学生就业五个方面路地融通,促进专业群发展平衡,保持师资队伍稳定,确保专业良性快速发展。统筹兼顾好职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知能共进,德道同优。
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学院建立了兼职教师企业库,强化了兼职教师队伍。下一步,学院将与合作企业密切合作,稳定兼职教师的来源,加强兼职教师的考核与管理;重视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明确兼职教师定期参与教研活动、参与专业建设的责任;改革兼职教师津贴支付办法,稳定兼职教师的数量,增加兼职教师的归属感,打造具有行业知名度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院落实国家职教会议精神,强化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结合“路地融通”专业群建设,以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优势带动群内其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拓展服务面向,不断提高服务的层次。加大科研创新成果宣传力度,深化校企合作,争取企业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各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真正将研究应用于生产,将技术转变成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厅网站:去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调整)》。山东省由此拉开了新一轮“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建设的序幕。而作为山东省唯一具有铁路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山东职业学院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秦河:铁路是学院的建校之源、立校之本,是学院教育服务的最根本目标。我省新一轮“三纵三横”的开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主要体现在所需专业人才的数量上,挑战主要体现在所需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上,但归根结底是检验学院的高职办学水平。
强化特色优势,打响山职品牌。铁路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只有不断强化以铁路专业为核心,相关地方专业为支撑的“路地融通”专业特色,才能将特色做大、做强、做硬,把特色专业建成优势专业、拳头专业,使之成为学院对外的一张闪亮名片,打响山职品牌。
深化内涵建设,狠抓育人质量。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铁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学院要坚持围绕“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创新创造发明为导向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引领的人文素质教育”三条线开展人才培养,实现育人过程的内外兼修。
密切校企合作,加强招生就业。根据《规划》,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涵盖全省17市,总里程达3753公里。其中,利用京沪高铁、青荣城际、石济客专等既有和在建快速铁路1368公里,新建2385公里。按照每公里需要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服务的国际通用算法,仅新建里程就至少需要16.7万人。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学院不但要抢抓机遇,更要抓牢、抓紧,通过多元招生、订单培养等方式,让更多有志服务铁路发展的青年人通过在校的学习锻炼成长为一名合格人才,顺利踏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支持服务。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是铁路专业,技术服务优势同样也是围绕铁路开展。通过骨干院校建设,学院建成了轨道交通高技能新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大学生竞赛基地、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拥有4个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可开展56个工种的技能鉴定。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服务平台,发挥重点专业各自优势,分类别、分对象、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服务于铁路行业、轨道交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教育厅网站:秦院长,感谢您接受访问并和广大考生分享山东职业学院的资讯。在这里,也祝愿广大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秦河:借此机会,向多年以来长期关心支持帮助山东职业学院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校友、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山东职业学院全体师生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